目前分類:BOOKS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掙脫暴力刑警的超商搶匪,



誤闖不食人間煙火的荻島仙境,



一個會說話的稻草人優午在暗夜中慘遭殺害,



能預測未來的他為何無法預知自己的死期?



百年來島上流傳著謎樣的詩句:



這座島到底缺少了什麼?而終究有人會遠道攜來。



一連串的問號致使島民陷入永無止境的恐慌……



這是一個主角在島上四處尋訪奇人異士的故事,主角的行為就是不斷地做一些單純的事情



,但是結果卻無法預料,正如引發蝴蝶效應的混沌理論。此外,隨處隱含著推理小說的醍醐味



,充滿了魅力十足且不可思議的謎題、解決謎題的懸疑場景,以及合理卻令人意外的真相。



作者不斷地引用、研究各種知識,巧用比喻,使人如墜五里霧中,但又能瞭解作者想說什麼。



這種筆風也是伊?才有的個人特色。



-----------------------------------------------------------------------------------

「別那麼沮喪嘛。直覺總有不準的時候。」

「可是啊,我認為自己發射的箭一定會命中靶心,結果卻插進十萬八千里遠的地面,

這教人怎能不失落?」

「真是那樣的話,只要在箭掉落的地方畫個箭靶就好了。」



                        伊土反幸太郎.《奧杜邦的祈禱》



 自從被"重力小丑"溫暖到屁滾尿流之後接觸的第2本伊(土反)幸太郎的作品,但實

際上這本是他在2000年的出道作品,沒有驚心動魄的劇情,甚至也不用當做推理小說

,反正就是主角伊藤在一個與世隔絕,叫做荻島的地方到處拜訪奇異的居民的故事,就是

這樣而已。



 伊(土反)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或是人物雖然都有種脫世類似童話的感覺,卻又具有能夠

感染他人的氣息,但並非像森博嗣作品中那樣濕冷,藉由主角拜訪島中的各種人物,以及

書中的核心謎團"稻草人優午之死",在結尾時一一將主角的發現以及島民的舉動一一串

連後所解開的真相令人覺得十分有趣。



 超現實的世界卻有著貼近人生哲理的許多微妙觀點,這樣的書適合多讀幾遍細細品味,

也是作家寫作時最難辦到的特點,即便書中提及的層面涵蓋哲學,科學中的混沌理論,日

本的鎖國歷史,動物保育觀念,但是融入到近似於動畫電影的劇情中讓人忍不釋卷,雖也

不是那種主角在經歷冒險之後得到什麼啟發那樣的肥皂劇情,但也在虛構世界的住民中體

會到些平常生活中沒注意的枝微末節,總想是蝴蝶效應般的牽引著我們的人生。



 第一次讀小說也能體會到切實的畫面感受,從伊(土反)的字裡行間似乎能夠輕鬆構築

出他想要讓讀者體會的世界,跟"重力小丑"裡熱愛塗鴉的弟弟"春"那般,能夠完整融

入在書中人物奇妙確帶有思考價值的互動中,而且常常引用各種微妙但又合理的例子來詮

釋我們所沒有意識到的世界觀,所以我像是看了一部電影一般回味無窮呢。



 這座島到底缺少了什麼?等謎題解開後我才知道,島上缺少的東西我也不能夠缺少,就

像書中連續出現兩次的有趣對話。



"你知道對人類而言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嗎?"



"接觸音樂?"



啥?那是什麼玩意兒?日比野動怒了。他說:"是與父母溝通。"



 等到了看完後我才發現,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一定缺少或不缺的東西,只有對於個人或多

數然而言所必要的東西吧,相對來說,就是如此。我還沉浸在荻島的風光裡。



 接下來要讀伊(土反)的"死神的精確度",看看熱愛音樂的死神"千葉"在人間界所

發生的六個短篇故事,我已經等不及了。



 



-----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迷戀著美少女的體溫,



卻又憧憬死亡的懷抱……



徘徊在強烈的殺人慾望和自殺願望的陰暗夾縫中,



連續殺人犯「剪刀男」終於找到了完美的第三名犧牲者。



正欲下手之際,卻陰錯陽差地成了屍體發現人!



「我可以承認殺了前兩人,但絕對不想因為沒做的事情被抓!」



於是剪刀男決定挺身而出,找出真正的凶手。



剪刀男究竟能不能在警方找上門前,揪出真凶?



同時順利地自殺成功,達成擁抱死亡的願望?



新世代的本格 本格的新世代



冷酷卻又令人會心一笑,



被譽為「梅菲斯特獎中興之作」,一鳴驚人的新人傑作。



第13屆梅菲斯特獎得獎作



「本格推理小說BEST 10 2000」第2名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2000」第9名



「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 10 1999」第10名





作者簡介



殊能將之(1964-)



日本福井縣人,名古屋大學理學部肄業。



1999年以第13屆梅菲斯特獎得獎作《剪刀男》出道。



作品數量雖少,但以特殊的作風獲得讀者熱烈支持,在梅菲斯特獎作家支持度等網路票選中總是名列前茅。



著作尚有以私家偵探石動戲作為主角的系列作品



《美濃牛》、《黑之佛》、《孩子王》(麥田,迷思少年系列)等。

-----------------------------------------------------------------------------------



很有趣的一本書,在沒有設任何立場以及隨意猜想的限制之下讀推理懸疑小說,

才能被意外的真相騙的很高興,其實這本書的結局是很出乎意料的,敘述性詭計

在日本推理小說中似乎已經是很常見的被使用,但是能用的好的作者卻不多。



這是殊能將之的出道作,除了故事中原本特有的謎團本身,作者在文字敘述以及

帶有黑色幽默語言論調,讓本書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還常常邊讀邊不小心笑了

出來,有些就算是描寫屍體,剪刀男內心的獨白,兇案在媒體上被討論的過程,死

者喪禮等等嚴肅的事情在作者筆下描寫起來就讓人覺得莫名好笑。



其實這本書一點都不沉重,雖然裡面的詭計手法好像曾經看過,但是初次閱讀的

人應該會覺得非常驚奇,被作者騙的不知不覺,在真相揭曉的時候還會懷疑自己

是不是漏看了什麼,但是經過作者的合理解釋之後一切有變的那麼的有條有理,

不過最後還是會認為自己被耍的很開心,這就是讀這類小說的樂趣,裡面沒有探

討什麼偉大的道理,不過卻有十足的娛樂效果。



結局似乎留有伏筆,希望以後能夠有續集的出現阿,因為沉重的小說讀多了,看

看這種看似正經實際上確有許多幽默的諷刺字眼出現的小說也不錯,重點是,

那種愉快的被騙的感覺,目前正積極尋找與本作同名的日本電影,原本是一部

被視為無法映象化的小說,但是還是在2005年被搬上大螢幕了,好想看阿,不

過還沒找到。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情,是最大的謎團。

半年內狂銷50萬冊,囊括五大桂冠,

2006年最重要的推理小說!

日本史上絕無僅有的紀錄,首次一口氣連得五項大獎的創紀錄鉅作--

一舉奪下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

首部囊括日本三大年度推理小說排行榜冠軍的頂尖傑作

2006年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 第一名

2006年 本格推理小說BEST10 第一名

2005年 週刊文春BEST10 第一名



「這是我所能想到最純粹的愛情、最好的詭計。」

超暢銷作家東野圭吾自信之作,創作生涯偉大的頂點,

實至名歸,純愛推理鉅著!



超越推理公式,探討更深刻的人性與生命議題!

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賭命到什麼程度?



究竟愛一個人,可以愛到什麼地步?

究竟什麼樣的邂逅,可以捨命不悔?

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想國,

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



總是透過窗戶凝視著隔壁女子的孤獨數學天才,

和女兒相依為命於都會一隅的寂寞女子,

兩道孤寂的靈魂,因為一場偶發的犯罪交會,

他決定獻出一切,只為帶給她永恆的幸福;

面對著這般義無反顧的犧牲,她又該如何做出人生最困難的抉擇?

這段賭上生命的愛情之路盡頭,將會有著什麼等待著兩人?



在大學時代曾被譽為百年難得一見的數學天才石神,如今只是一名單身、不起眼的高中數學教師,

每天唯一的樂趣就是去固定的便當店買午餐,只為了看一眼隔壁鄰居,在便當店擔任店員的靖子

的身影。



靖子帶著獨生女美里逃離粗暴的前夫,兩人相依為命地生活在大都市的一角。某天靖子前夫找上

門來,兩人爭執不下之際,靖子失手殺死了對方。此時,石神出現在茫然失措的母女面前,提出

由他來收拾善後的建議。



這世上不可能存在完美無缺的完全犯罪,然而以草薙為首的調查陣營始終找不到突破的可能性,

只好向任教於帝都大學的湯川學求救。而身為石神大學時代舊友的湯川,又該如何接下這來自老

同學的挑戰書?



------------------------------------------------------------------------------------



雖然本來就很喜歡東野圭吾的小說,看過的作品也算是數的出來一些,

不過對於這本書是真的是期待已久,史上唯一創紀錄獲得日本五項文學

大獎,內心不禁懷疑,到底內容可以震撼到何種程度,看ptt網友的感想

後,馬上衝動的跑到附近書店買了。



如同東野許多作品,殺人事件一開始就發生了,兇手,犯案過程,被害者,

全部的細節在書不到前10分之一的地方就完全被寫出來啦,真的事令讀

者不禁懷疑,那接下來300多頁的篇幅到底要怎麼樣掰呢,而且又能有獲

得文學大獎的價值。不過,隨著故事一頁一頁進展,令人悲傷動容又震驚

的結局依然在書末讓我啞口無言一陣子。



許多的愛情故事,常有一個共同的主軸,就是主角究竟能為了深愛的人奉

獻到何種程度,的確如書本文案所說"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

想國,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可以完全的把書中的精神展現出來

的一句話。被認為是數學天才但卻生活孤傲的石神,用完美的邏輯天份將

自己完全犧牲只求心愛的人幸福。如最後偵探湯川學所說"的確是沒有人

能想像到的壯烈犧牲"。



沒有壯大的詭計,華麗的辭藻,靠著儉樸的一字一句的溫和鋪陳,謎團也

就這樣隨著劇情慢慢推演,沒有複雜的支線,多餘的豋場人物,但越接近

真相,內心就越來越渴望繼續翻下去,所以我就這樣犧牲了睡眠,即使有

結局絕對會讓人心痛但仍沒辦法停止翻閱,直得一提,在真相大白之時,

才發現在之前的各個人物的對話當中,其實都已經差不多應該能夠足夠

明白了,但是我仍像書中的草薙刑警,被這乾淨俐落,但卻巧妙利用人性

盲點的詭計所矇蔽,即使認為自己看穿了大半,但實際上卻仍沒辦法破解

,所以結局才會讓人得到理性與感性的雙重驚訝,理性即是關於前述的詭

計部分,感性則是書中讓人無法相信現實生活中,甚至是以往所有純愛故

事中所能夠展現的"為愛奉獻"的方式,讓我產生一股"愛一個人真的能夠

做到這種境地嗎?"的感嘆,不過我想,連以前看過的號稱"真愛"的故事都

沒出現過這種的完全奉獻,我想現實生活中更不可能,也不會有這樣的人

,能用邏輯理性的作為但卻在背後隱藏著讓人椎心刺骨的真相。繼"惡意"

之後,東野圭吾又再次讓我體會到人性的無法質化與量化,在此大推這本書。



-----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肅清之門 作者:黑武洋



畢業典禮前夕,最後的末日審判即將到來! 由極惡學生組成的3年D班,

導師近藤亞矢子,在畢業典禮前夕,綁架全班學生, 對於企圖反抗的學生

,一一舉出其所犯下的重大惡行,毫不留情的予以處決。 接著,她向這些

學生的父母要求高額贖金,並透過電視台以這筆贖金為懸賞,要求全國人民

交出 害死她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兒的飆車族,死活不拘! 為此東京警方,派

出精銳部隊企圖搶救人質,卻被她玩弄於股掌之上,死傷連連。 這一場震

驚日本社會的血腥事件,將如何了結? 近藤亞矢子能找到真兇,結束這場

恐怖的殺戮嗎?



---------------------------------------------------------------------------

本書曾獲得第一屆日本恐怖懸疑小說大賞,由於均屬於校園恐怖血腥小說,

故常被拿來和同類型的小說"大逃殺"作比較,但相較於大逃殺的影射二次大戰

,"肅清之門"的故事事件較有更多現實性,對於日本的教育體制,司法體制,無

疑是一項震撼的控訴。



3年D班,彷彿代表全日本惡劣班級的代號,"極道鮮師"裡的極惡班級,也是D

班呢,不過這不是重點,從書本文案中,便可以得知這是又一本人性解剖的深入

探究,故事中的女主角,亞矢子老師,是個平凡到幾乎沒有存在感的高中教師,

因為他平時不常與人往來,也不善表達意見,所以每年都被分到管理後段班的

惡劣學生班級,沒人會想到,他會在畢業前綁架全班的學生,除了不斷裂出學生

的罪狀加以處死學生,一方面利用心理游擊戰使警方對他束手無策,還有熟練

的操弄媒體的技巧,一步步將事件朝向震撼全國的血腥事件擴大,不論是探討動

機,或是處決學生的這種激進手法,學生家長的心理,媒體影響力,司法公正性

,加害者與受害者究竟是一線之隔,還是完全不同,均一一提出來大辣辣的激問

了這個社會。



「現在的社會與法律,都很照顧犯了罪的孩子,卻不在意他們做了什麼事,面對

身為加害者的孩子,只以教育為中心,採取保護主義。但若談到現在這個時代最

需要什麼、什麼最重要,我認為應該是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到底犯下了什麼樣的

錯,也就是對自己的犯的罪要有自覺。要讓孩子對自己犯的罪有更強烈的自覺,

就應該透過刑罰,好好讓本人負起該負的責任才對....」近藤亞矢子說著。



台灣現在的教育也是強調愛的教育,面對學生犯的重大過錯,似乎是只能好言

相勸,甚至連罵的激烈一點的言詞出現,老師都會面對學生家長及外界的指責,

更不用說是體罰,國內有個知名的人權教育團體,"人笨教育基金會",這個團體

在bbs上根本是被罵到臭頭,提倡完整的愛的教育是他們的宗旨,基本上就是要

老師不知如何管教學生才好,但是學生素質卻沒有變好,面對這樣的無壓力,甚

至更加變本加厲,而那些笨蛋基金會或家長在不了解學生在學校是多麼囂張的

情況下,犧牲的還是老師吧,可見故事中的亞矢子在一無所有時,才會豁出去,

產生司法和學校只保障加害者或壞學生的思想下,自行處決學生。



故事的另一項可看性,便是亞矢子老師與警方的對峙過程,警方即使試過各種

管道,精英盡出,但仍被玩弄於股掌之間,亞矢子老師計畫之完備難以想像,除了

心理上與警方的各種交戰中履獲勝利,在武器的持有上也足以與警方批敵,至少

警方是這麼想的,而且利用電視台以及觀眾愛看這種戲劇化類型的新聞直播上,

要求社會替她逮到害死女兒的兇手,其計畫的精湛也絕非常人所能想像,總之整

起事件的過程絕對情節景湊,精采刺激,也會讓讀者有深深的思考,不知道該同情

亞矢子老師,還是學生和其家長,也些家長,面對自己無法矯正孩子的行為,竟然

也產生,有這樣的子女,被處決也好的想法,其實實際上,在台灣許多新聞社會事

件中的家長,何嘗不是如此,故事中對於他們的心理狀態也多所著墨,這絕對不是

亞矢子老師一個人的問題,司法的制度與教育的體制這種無止盡的問題始終直得

討論,有人也說,難保現實社會日後不會出現像亞矢子這樣的老師,究竟加害者

與受害者如何定奪,甚至人類社會群體的互動,會不會真的有可能日後會發生像

書中情節類似的事件真的很難說,在此推薦這本書,計算你心中的"人格"究竟是

偏向哪一種角色,相信是個能夠好好思考的問題。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北島早苗,一位在安寧病房擔任精神科醫生的女子,她的男友,也是身為作家的高梨,

參加了由報社主辦的亞馬遜調查活動之後,整個性格大變,原本患有「死亡恐懼症」的他

,突然對「死亡」之事產生高度興趣,其後甚至以自殺的方式身亡了。



更有甚者,調查隊的其他成員也一個接著一個以不可思議的方式自殺。



 在亞馬遜當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高梨死前不斷提到的「天使的呢喃」又是什麼意思

?從未面臨過的恐懼感,將從你翻閱此書開始,降臨在你的身上…。



----------------------------------------------------------------------------------

非常非常好看的一本書阿,不愧是恐怖大師貴志祐介,雖然大家比較推崇"深紅色的迷宮"
,但是我覺得這本天使的呢喃比較精彩呢,不過bbs上很多人說這本的描述太露骨了,其中
對於生物學及許多宗教的物崇拜思想的描寫也過於艱澀,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它真有
嚇到我,即便前段的鋪陳非常的長,除了北島早苗醫生的主線劇情外,還有另一個支線劇
情,描述迷戀戀愛模擬遊戲的青年近藤參加神秘的心靈講習會,當然在最後真相浮現時兩
段劇情必定會互相交疊再一起的,但是真相的部分卻是到書的最後三分之ㄧ才逐漸明朗化
,作者卻有辦法再這一小段落將前面劇情所鋪設的所有疑點一一解釋清楚實在不容易,後
段真的是會恐怖變態到有些一般民眾不敢讀下去的境界,除了心裡的驚悚性,還加了寫實
的變態噁心感的種種描述,導致很多人看完吃不下飯.我是覺得有那麼嚴重嗎,文字這種東
西是不用入戲太深的,但說是這樣說,它還是有驚到我,不過前面的部分真的是要有耐心的
讀,才能在書最後3分之ㄧ享受那種變態恐懼的快感,有些人看過以後可能會害怕某種形狀
的生物吧???orz...原本以為是跟宗教靈異相關的書(雖然書中真的有不少篇幅有談到),
但是他要提及的卻絕對不止於此,相信看過這本書以後會對於天使這種東西印象完全改觀
,還有可能會真的吃不下飯吧,我是完全沒有產生這個問題,但他仍是本好看刺激的書,這
位作者的書真的是要全看才行,每本都好刺激。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賀茂由香里具有人心的共感能力,她運用這種特殊能力在阪神大地震後投入救援工作,

擔任心理諮詢撫慰災民。



這期間在西宮的某家醫院邂逅了少女森谷千尋,她馬上發現千尋身上同住著許多「人格」,

並為這天真無邪的少女患有多重人格障礙心疼不已,於是開始與少女身上的「人格」展開對話。



 可是,當她發現第十三個人格ISOLA出現時,整個人為之毛骨悚然……。



 日本恐怖懸疑小說大賞得主貴志祐介代表作「第十三個人格-ISOLA」,

台灣角川書店繼「黑暗之家」後再度驚悚推出,改編電影由木村佳乃、黑澤優領銜主演。



 當一個能透視人心的女子遇到看似天真無邪的少女,卻發現少女身上有許多人格,

而第十三個人格竟是……故事的發展絕對震撼人心!



-----------------------------------------------------------------------------------



近年來以多重人格為主題的小說或電影可以說是多到數不清,當然品質是有好有壞了,



而這一本書是我閱讀貴志祐介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最早發表的長篇小說作品,他的故事



風格非常獨特,所以除了本作之外,其他作品如"青之炎"、"黑暗之家"都被改編成電影,



但是這一部小說的電影版個人認為改編的非常之爛,但是小說絕對不一樣,不論是鋪陳,



劇情,節奏,無一不緊緊抓住讀者的內心,書中對於多重人格,心理分析,精神藥理,甚至



靈魂出竅等等議題,流暢的串聯成一篇精彩的故事,不只故事進行中間不斷有高潮的劇情,



結局也絕對出乎意料,非常佩服作者的想像力,那第十三人格的產生原因真是太震撼人心了,



這本書絕對堪稱是多重人格主題的精采作品,第一次看書會看到如此緊張也只能說這本書



真是有其厲害之處,但是改編的電影就可以略過不看了,我看改編電影時是用快轉看完的,



完全少了小說中的深度與緊張感,片名還取名叫做什麼"咒怨再起"這完全不搭的片名,



台灣的片商果然是腦殘過分了,總之,大推這本書。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歌野晶午/著



櫻花在日本相當受到推崇,於日劇、日本卡通中隨處可見。

甚至日本和櫻花可以並生,成為即刻聯想的名詞。

在《櫻樹抽芽時,想你》一書中,櫻花再度展現它的魅力,

暗藏著一段即將開展的愛情,也預示一連串事件發生過後,個人生命境遇與週遭環境萌芽換血的可能。

-----------------------------------------------------------------------------------

看著有如言情小說的書名....如果不是在書店裡看到它竟然被歸為推理小說



我根本不會想看這本書



本書作者是日本推理大師"島田莊司"的徒弟所作



也是歌野晶午的代表作品



如同其他網友所說的,這是一本永遠無法被拍成電影的作品



這部作品不僅僅是名字夢幻而已



內容也叫人拍案阿



它是一部從頭到尾都把讀者玩弄於股掌間的小說



運用敘述性詭計與一般人的刻板印像



單用文字描述即讓讀者中計



如同東野圭吾的"惡意"一書



讀者打從ㄧ開始閱讀時即掉入陷阱



不過"櫻樹"一書的劇情格局較大罷了



在翻到最末章時我也像其他網友一樣往前翻看看有沒有看漏什麼



後來才發現真是完完整整被騙了



和閱讀"惡意"時的震撼感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作者也藉由櫻樹的比喻



來為自己的這部作品中的主要理念做了最好的註解



也在迷團解開之際 同時也對於自己的刻板感到罪惡



"我們能做的這些事 他們何嘗不能呢???"



就因為這句話 所以我感到罪惡



恩 再多說就要洩底了 而...



故事最後林語堂先生的那句話也頗有意義



書末的書評家曲辰也說



歌野晶午讓我們看到了自己思考領域的極限



或許,也讓我們了解自己對這世界的認識是多麼淺薄



就像只能欣賞櫻花盛開的華麗繽紛,總是忽略了之後它們仍然屹立挺拔...



-----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土反)幸太郎/著



一連串動機不明的縱火案、火場附近不約而同出現的塗鴉藝術,兩者有何關聯?

謎樣的塗鴉留言,隱藏著什麼樣的犯罪設計?是誰主導了一場必然的殺機?

在基因公司工作的大哥、以清除塗鴉為業的小弟,以及罹患癌症來日無多的父親,

三人捲入了重重的謎團與愛恨糾葛,終於揭開了案件的一角。不料,令人驚愕的事卻一躍而出......

-----------------------------------------------------------------------------------



沒什麼推理味的推理小說



不過真是青春又感人阿



故事中出場人物極少



主要就是兩兄弟與父親3人為主



但是那兩兄弟在書裡的互動感覺還真像是BL的感覺



有點詭異 弟弟常說什麼"跟大哥在一起我什麼都不怕之類的" 好像還有更肉麻的



書中牽扯到基因及遺傳論



也牽扯出3人之間密不可分的羈絆



弟弟是因為母親遭強暴而出生



但絲毫不減損與哥哥及父親間的互動



血緣與遺傳到後來根本不重要



最後父親對弟弟的一句"你就和我一樣 都不會說謊"



點出了整個主題



即使體內沒有父親的基因 但是這又算的了什麼呢



另外這本書的寫作方式常常讓我想笑



敘述跟人物對話都很活潑 作者很多比喻法都運用的很幽默



即使書很厚但是一下就看完了



真是有歡笑有淚水的書阿



「當小丑在天空自在擺盪之時 所有人都忘了重力的存在」



沒事看書也不錯嘛...





-----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應該先看電影版的...



小說實在比電影好看幾萬倍阿...



除了最後的對決有點扯,其餘的心理推理戰都很扣人心弦



雖然看了電影



已經知道最後主謀跟大致劇情了



但是小說的戲劇張力才夠阿



影像竟然輸給文字 還輸一大截



裡面的許多將心理學知識運用在生活上的橋段也頗有趣



整體來說劇情完全不拖泥帶水



而且情節非常緊湊刺激



只是電影真的改編的太爛了



可惜了如此精采的小說



爛耶



我超不會寫心得的...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同書名



所謂真正的"宿命"



就是最後的那個爆炸性結局吧...



果然很適合拍成電視劇



------------------------------------------------------------------------------------

兩個從學生時代一路較勁、互相仇恨的宿敵,

兩樁相距十八年的離奇命案,

牽扯出隱藏其中不可見的「命運之繩」……。



和倉勇作,警察之子終究走上刑警之路,

瓜田晃彥,大企業繼承人卻選擇從醫,最後捲入命案成為首要嫌疑犯,

十年後的戲劇性重逢,致使兩人展開糾纏新仇舊恨的鬥智與對決,

這場對峙,究竟誰能勝出?

當勝負底定之時,那隱藏於命案底層的真相又會將勇作和晃彥的未來帶往何處?



-------------------------------------------------------------------------------------

書中內安排了2場相隔18年的命案



藉由2個主角的牽絆



其實讀到最後 殺人案件本身的真相已經完全不具重要性了



在書中不斷提及的命運之繩



沒到是以這種方式存在的



彷彿超越了"冥冥之中便註定"這樣的思維....



和自己身上流著何種血液無關...重要的是,自己身上背負著何種宿命



唉 不能說太多



這一類的小說最難寫讀後感了



因為...



幾乎是什麼都不能說了嘛......



請有意者自己找來讀 體會宿命的真諦吧...



-----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晴先生早期短篇推理作品的合集



收錄四部短篇



"考前計畫" "復仇計畫" "鴦歌" "我的愛情與死亡"



雖然說已經是將近10年的作品了



但是走校園推理路線並不覺得時間上有什麼停滯或跟不上腳步



只不過裡面的角色不會有像是手機這樣的物品



不過對於大學,高中,國中的3樣微型社會型態描寫的煞有其事



4篇短篇之間仍然有一定的關連



而且均採用倒敘推理的模式



但仍然有一定的可讀性



不過後面2篇雖然在情境上我滿喜愛



但是結果還滿誇張的 不太能接受這樣大家都是異類的事實



書裡的情境每每讓我想到瞿友寧導演的殺人計畫



試圖對於青春期少女內心的捕捉到可以呈現出來一翻動人的淒美故事



然而推理本身就沒那麼重要了



畢竟短篇作品能陳述的篇幅有限



但是我還是很喜歡書裡呈現的氛圍...



而既晴的作品除了"超能殺人基因"以外



其他的都讀過了呢



以後應該會繼續支持他的作品...



-----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好久沒有讀長篇推理小說了



真是一大挑戰阿



好在還是花了2天的時間看完了



這是第一次親自讀松崗圭祐寫的小說



不過在讀它的作品之前



由他的作品所改編的電影"催眠"及"千里眼"卻在1年多前就看過了



不過這兩部作品都注重心理層面較多



催眠的電影拍的像鬼片一般 而且交代不清 似乎是要看小說比較明瞭



千里眼的電影把情節注重在挖掘真相的過程 對於原作者實際要強調的心理驚悚



群眾心理操控 心理暗示 心理詭計這些似乎沒有很著墨



看了"魔術師"之後 很想從"千里眼"小說板看起



但是這兩部似乎差異頗大



不過魔術師這部作品強調的運用魔術技巧詐騙似乎不無可能



連日本警察高層在看了這部作品後都有相同感覺



看完書裡的詐騙技巧



我認為台灣的詐騙集團顯的實在是智障萬分



書中描寫運用各種不同的魔術技法 將一件大型犯罪事件串連起來



這真的是很神



包括從首腦到基層 無不運用不同的魔術技巧來犯罪



在思考過後 其實要實行起來真的是有可能



書中也剖析了很多魔術的技巧喔



從生活魔術到大型舞台魔術都有提及



對變魔術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對於登場角色的心理描繪也很仔細



不過感覺書中廢話也不少 有許多是作者自己的感想與見解



但撥開那部份不談



這真是部很不錯的作品



拍成電影的話 一定可以幫助台灣的詐騙集團提升詐騙功力



書中還針對魔術的本質做了諸多討論



究竟是騙人 還是帶給人們歡樂



從魔術表演者的心理以及觀看魔術的觀眾心態



來討論魔術發展至今的社會現象



像是現在的人已經不是以欣賞魔術為樂了



而是希望透過拆穿魔術技法來獲得滿足



跟以前魔術師創造魔術的目的已經大不相同了



說那麼多 還是很佩服這位作者阿



看來千里眼是要敗一下了...



魔術師這部作品也趕快拍成電影吧...



-----


iloveb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